
玉米行情今日玉米价格走势(玉米行情今日玉米价格走势图)
12月26日,需求颓势上量陡增,玉米价格“跌疯了”,发生了啥?
12月26日,需求颓势上量陡增,玉米价格“跌疯了”,发生了啥?
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上如果玉米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如果玉米供不应求价格就会上涨,这是很正常的,况且玉米价格的下跌并没有出现“跌疯了”的状况。
引起玉米价格下跌的因素主要是年底了,肥猪大量出栏,一般在玉米价格低时下跌养殖场就已经准备好这批生猪需要的玉米,通常情况下春节期间出栏的肥猪是一年中生猪饲养量的60%左右,自从今年11月4日***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猪肉以后,由于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肥猪大量出栏,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的回落,回升时间少,下降时间多,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现在的10元左右,部分地区猪价跌入“8字头”。价格太低,养猪人也是大量出栏肥猪,现在存栏的肥猪数量一天比一天减少,饲料的消费量也上一天比一天减少,造成玉米价格的下降。规模养猪企业上繁殖、饲料加工、养殖、屠宰销售是***的,饲料原料在平常就已经储备,时常他们还会炒作饲料原料。而散养户基本上很难一次性购买一批生猪的饲料原料的,需要多少就购买多少,现在散养户饲养的生猪剩余不多,饲料消耗量大幅度减少,没有消费量的增加玉米价格就只能下降。
每年年底是进口玉米到达口岸的时间,在加入世贸组织时已经承诺每年进口成员国的农产品,玉米就是其中必须进口的农产品,现在进口的玉米陆陆续续到港,国内玉米供应量逐渐增加,进口的玉米价格是比国内市场的玉米价格便宜,现在进口的玉米大量到港,同时随着大量肥猪的出栏,饲料消耗玉米饲料逐渐减少,玉米需求量减少,造成现货下跌,期货掉头向下,这是必然的,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前段时间玉米需求量增加,玉米供不应求,价格持续大涨,现在玉米的需求量减少,供应充足,那么价格就会下降。
炒作饲料原料的资本撤出,每年秋收季节后资本都会大肆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今年由于美元增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降低10%以上,因此进口玉米价格相应要提高10%以上。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涨,玉米和大豆连续涨价。从9月份后国内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在春节前一年中饲养的60%左右的肥猪是在这个季节出栏的,存栏的肥猪比较多,而且大肥猪吃得多,饲料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炒作饲料原材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猪前段时间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生产,嘴巴是唯利是图,什么有利润就炒什么,前段时间趁豆粕青黄不接的季节炒作玉米,使玉米价格大幅度攀升,达到了历史最高价格水平。现在进口的玉米大量到达,生猪大量出栏,炒作饲料原料的没有什么利润,因此这些资本就撤出,价格自然恢复。
玉米价格,冲高回落!这一回,涨到顶了吗?
今年玉米价格就像爬山一样越爬越高,有人就会问了,玉米的价格究竟能达到啥价格,我还是那句话,现在还没爬到山顶呢,多时到顶了自然就稳住了。
国家为了去库存,大量拍卖临储玉米,去库存以完成,就是说没有那么多玉米了,只有今年农民手中的那些玉米,以前玉米价格看山东,为什么看山东呢?因为玉米深加工企业山东最多,所以每年东北粮都往山东运,价格人家说了算,车多就降价,车少就涨价,东北的玉米就是受气包。
现在好了,东北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兴起了,东北的玉米能就地消化了,你山东降你的价,我涨我的价,这样就形成了南北倒挂的局面,东北再也不看山东的脸子了。
玉米深加工企业的增加,导致了玉米需求的旺盛,另外养殖业的快速恢复也是玉米涨价的主要原因,在农村养殖业就很多,特别是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农村到处都是搞养殖的,养殖就需要大量的玉米,玉米能不涨价吗?
我认为玉米价格还得往上涨涨,无论是玉米深加工企业和养殖业,都得大量的储存玉米,如果现在不储存等到没玉米了那就是傻眼了。
玉米降点价那就是试探,试探就是为涨价打基础,我认为玉米还得涨,不信走着瞧。
说实话,我也想知道玉米价格的“顶”在哪里!可惜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完美的答案。
大家都知道,此轮玉米价格上涨幅度之大足以让人瞠目结舌。从每斤一块来钱直线上升到一块二,之后又活动至一块三,猛然间又爆出山东企业已1.50元的价格收购玉米,想必让那些在一块多点便出手的玉米种植户后悔不已了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然绝对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根据官方数据,我国2020年玉米总产量估计为2.6亿多吨,而需求量估计为2.9亿吨左右,供求缺口达2800万吨。而民间看法是,缺口更大。在这种数量绝对不能满足需求时,价格上涨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东北是我国的粮仓,我曾看到一个数据,那就是以前东北玉米可对外输出6000万吨以上,而2020年度因为东北就地消化玉米、遭遇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可输出量至少减少2000千吨。那么我们能大量依靠进口来弥补国内缺口吗?显然这与我们国家的进口原则有一定冲突:因为我国人口众多,显然不能依赖进口粮食来养活我们,否则我们的粮食安全就被别人扼住了咽喉。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口粮必须充分保障安全供应。这也是我国大豆目前依赖进口的原因之一。而玉米是三大主粮作物之一,如果它“失陷”了,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的冲击无疑将是巨大的不稳定性因素。所以,我国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比如严禁基本农田“非粮化”,部署扩大明年玉米种植面积等等。预计在政策和价格利好的情况下,明年玉米种植面积会明显增加,缓解我国玉米供求关系。但是我国玉米供求关系随着养猪业产能恢复、养牛等其它畜禽养殖业也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将长期保持紧平衡状态。也就是玉米价格会在一定的高价位区间震荡起伏。
玉米价格有“顶”吗?确切地说,在企业或者个人需要“保命”的时候,为了活下去,他们开出一个又一个攀高的价格,那都不会令人意外。而对于种植户而言,没有必要为了卖的价低了而后悔,毕竟市场风云变幻,谁也没有长前后眼,能准确预知未来。
种地农民放心吧今年玉米必然还要涨价,国家提倡发展养猪业,现在有不少人正在建养殖场,玉米是养猪的必需品,今年二三月至少涨到1、5元,一两年是降不下去的。
这就是恶性循环粮价涨肉价就会涨,是很难控制的。
这个问题我回答太合适了,因为我12号刚卖了玉米,我一共卖了三车,第一车14个水分,给1.4元/斤,第二车15个水分,给1.38/斤,第三车是16.5个水分,给1.36/斤,这就是我们这玉米最近两天的价格,十号,十一号的时候最高价是1.44元/斤!
在持续了将近9个月的上涨中,国内玉米价格从2020年初的0.85-0.90元/斤左右,已经涨到了目前的1.30-1.50元/斤,涨幅不可谓不大。过了2021年元旦,上涨的行情仍在延续,除了1月11日-13日山东地区因为到货量增加,出现了小幅的下跌,并且跌回到了1.5元/斤以下,但这两天卖粮的又少了,当地深加工企业的价格又开始反弹回升,像英轩实业又涨到了1.5元/斤。但同时,东北地区、南方销区仍在保持着稳中小幅上涨的势头,其中南方销区很多已经站稳到了1.5以上,东北的港口也达到了1.45元/斤。
那么,后期玉米价格还有上涨空间吧?顶部到底在哪里?粮小咖个人看来,1.5元/斤可能是一个“真正的门槛”。就像前两年始终在讨论玉米价格能不能达到1元/斤的关口是一样的。毕竟,玉米影响的产业很宽阔,比如小麦、稻谷等口粮品种会形成替代及带动,比如淀粉、酒精、各种酸类产品以及下游的医药、建材等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玉米的下游需求仍然比较刚性,比如深加工企业开门就要用粮,饲料企业也有正在恢复的生猪养殖及保持高位存栏的畜禽存栏在等着“吃饭”,但实际来看,年度内的玉米供需缺口,在进口玉米及高粱、大麦等,还有国产小麦、稻谷等替代下,并没有市场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已经是弥补了这个缺口。
由此可知,尽管玉米供需缺口是真的存在,尽管玉米价格上涨也是理所应当的,但价格的上涨幅度还是超乎了很多人的预期,后期存在的风险压力也是越来越大。因此,粮小咖认为今年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幅度应该是有限了。